​《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4(1): 中文翻译卷首语与文章摘要

发布者:李晓蒙发布时间:2025-03-13浏览次数:16

特刊:数字时代的媒体与传播学学术出版——突破结构性壁垒与全球南方学术共同体融合


特约编辑:

Dr. Thaiane Oliveira –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

Dr. Francisco Paulo Jamil Marques – 美国爱荷华大学

Dr. Manuel Goyanes –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

Dr. Mohan Dutta – 新西兰梅西大学



1. 编委会中的地理形式主义:对高排名传播学期刊的内容分析

Manfred Asuman, Abubakar Ibrahim , Meghan Sobel Cohen, Brian Ekdale 

http://doi.org/10.1515/omgc-2024-0036

 

研究目的

研究表明,某些全球北方国家占比过高导致了传播、媒体和新闻学科领域中知识生产的地域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30本在传播、媒体与新闻学研究领域高排名期刊的编委会,理解学术界的地理形式主义。我们试图探讨来自代表性不足地区的特定机构和学者在期刊编委会中的代表性是否过高。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30本高排名的传播、媒体与新闻学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数据编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编委会成员的姓名、角色、所在机构以及机构所在国家。数据分析采用了卡方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层级线性建模等方法。

 

研究发现

一方面,隶属于全球南方的机构及学者在期刊编委会中的代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抽样期刊中,少数来自全球南方的机构和学者在期刊编委会中的代表性过高。

 

实践意义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编委会和编辑角色多样性越高的期刊,其排名就越靠前。

 

社会意义

形式主义会阻碍思想的多样性,而思想的多样性是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被视为规范性学术这一棘手观点所必需的。

 

 

原创性/价值

相较于过往对编委会分析的研究,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分析知识生产的地域差异的同时,对期刊编委会成员进行了机构和个人层面的分析。

 

关键词

传播与媒体研究、期刊、编委会、形式主义、全球南方、差异性

 

Translator: 张韫琳 Zhang Yunlin

Proofreader:缪沁倚 Miao Qinyi

 

 

 

2. 研究经费与合著及期刊选择的关联:一项基于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实证分析

Marton Demeter , Manuel Goyanes , Zsolt Kohus and Homero Gil de Zúñiga

https://doi.org/10.1515/omgc-2024-0046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科研资助对学术论文合著规模及期刊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分析了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是否与更多合著者和更高声望的期刊发表相关。研究发现,受资助的论文通常涉及更大规模的研究团队,在传播学与政治学领域,研究者更倾向于选择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然而,在社会学领域,期刊选择与资助之间呈现出差异化的关联特征。

研究设计/方法/路径

本研究采用定量内容分析研究设计,对传播学、政治学及社会学领域的1,091篇论文进行分析。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以及卡方独立性检验等统计方法,以评估科研资助与合著者数量、期刊分区排名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受资助的论文通常有更多的合著者,并且更有可能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这一点在传播学和政治学领域尤为突出。然而,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经费与期刊声望之间并无显著关联。在所有学科中,无资助论文更为常见,反映了社会科学普遍存在的资助不足的现状。

实践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资金能够显著地促进合作,并增加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可能性,这强调了在社会科学领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资金以提高研究质量和知名度的必要性。政策制定者和资助机构在分配资源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动态因素,确保资金较为匮乏的学科(如社会学)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提升其学术及社会影响力。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从寻求有助于开展更大规模、更多样化合作的资助的机会中受益。

社会意义

研究结果凸显了科研资助不均带来的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这种失衡可能加剧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差距。知名期刊对资助研究的过度呈现可能固化现有学术权力结构,限制非资助但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研究的可见性。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和公平的学术环境,促进创新并生产更具包容性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反映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观点。

原创性/价值

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实证证据,凸显了科研资助不均带来的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展更多样化、更具影响力且更具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关键词

资助、合著关系、社会科学、出版趋势、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

 

Translator: 吴佳宜 Wu Jiayi

Proofreader:姜涵子 Jiang Hanzi

 

 

 

3. 遥望多元推崇:对全球北方国家在顶级传播学期刊中话语垄断现象的科学分析

Gergely Ferenc Lendvai

http://doi.org/10.1515/omgc-2024-0056

 

研究目的

本研究调查了顶级传播学期刊出版的地域失衡问题,重点关注全球北方学者比例过高和全球南方学者比例过低这一现象,旨在评估这些期刊的包容性及其编委会的人员背景的多元性。

 

研究设计/方法/路径

本研究采用混合科学计量学方法,从2014年至2023年期间Scopus索引的传播期刊中收集数据。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计量分析、网络分析和先进的统计方法,如卡方检验和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

 

研究发现

结果表明,顶级传播学期刊的学术出版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失衡:超过90%的出版物由全球北方学者撰写,而全球南方学者的作品占比不足10%。类似地,期刊编辑委员会主要由全球北方学者组成,仅美国学者就在委员会成员中占据63%的席位。

 

实践意义

研究表明,全球南方学者在顶级学术期刊中遭遇系统性排斥。此结果呼吁,为代表性不足的地区提供更具包容性的编辑实践和公平的出版机会。

 

社会意义

本研究强调了学术出版去殖民化和去西方化的必要性。这一需要可以通过提倡学术交流中更大程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来实现,以确保各地区都能在全球学术对话中发声。

 

原创性/价值

本研究为传播学研究中的地域性排斥提供了实证证据,指出了全球北方国家的霸权现象,并为创造更公正平等的学术出版环境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全球南方、传播学期刊、编委会多元性、地理差异、顶级期刊

 

 

 

 

Translator: 黄琪芸 Huang Qiyun

Proofreader: 李子龙 Li Zilong

 

 

 

4. 多语科学:论语言作为知识生产与交流的交汇场域

Ana Cristina Suzina

http://doi.org/10.1515/omgc-2024-0058

 

摘要

近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劣势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者的发表成果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三个互补视角对此进行阐释,即:去殖民化视角、破坏性能力视角与参与性视角。基于文献综述的系统化梳理,本文整合了既往研究提出的若干问题,并主张将讨论焦点从歧视性转向支配性。这种观点虽然承认学术出版机制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但强调此类偏见仅能存在于科学被商品化生产目标异化的体系中。当前的理论框架支持以多语言作为解决方案的核心。此方案具有充分灵活性:既涵盖跨文化翻译的不同发展阶段,又可保持学术生产的高标准。在多语体系中,集体思维模式、跨文化翻译及对学术素养的重构认知,将重塑学术出版的初心,推动科学进步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本文阐明了资助机构、出版组织、编辑、同行评审人、作者及读者共同推进变革的必要性,并论证了提升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者学术发表公平性的举措。

 

关键词:学术素养、学术出版、英语、多语言、学术写作、科学

 

Translator: 张婧溢 Zhang Jingyi

Proofreader: 贺灵心 He Lingxin

 

 

 

5. 当学术帝国主义遇上媒介帝国主义:以巴西调查新闻协会为例

Afonso de Albuquerque, Marcela Barba

http://doi.org/10.1515/omgc-2024-0055

 

研究目的

本文探讨了知识帝国主义和媒介帝国主义如何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两个互补维度而存在。先前的研究通常将这两个概念分开探讨,但本研究认为,美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其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媒体从业者,并通过本地从业者强化媒介帝国主义。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历史阐释性方法,描述学术帝国主义和媒介帝国主义如何协同作用。同时,本文还结合定量分析,研究打击虚假信息议程的兴起。

 

研究发现

本研究强调了外部知识影响与本地媒体叙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以巴西为例,解析了奈特中心如何通过学术培训和由巴西调查新闻协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影响巴西记者。

 

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

本文为有关文化主导地位与媒体影响力的讨论做出了贡献。它强调了对外部力量在国家媒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必要性。

 

原创性/价值

本文的原创性在于对知识帝国主义和媒体帝国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讨论。它揭示了奈特中心等外部影响如何规避本地学术结构,与美国政治利益保持一致,并最终影响国家主权、塑造媒体叙事。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学术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奈特中心、巴西调查新闻协会

 

Translator: 刘子琪Liu Ziqi

Proofreader: 黄可心Huang Kexin

 

 

 

6. 传播/媒介研究领域的出版民主化:《传播、文化与批判》期刊的案例研究

Eve Ng and Melissa A. Click

https://doi.org/10.1515/omgc-2024-0059


研究目的

传播/媒介研究领域存在普遍不平等现象,包括在全球南方学者在该领域顶级期刊中担任作者和编委的人数严重不足。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如何通过具体策略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鲜有研究。 

 

研究方法

本文以《传播、文化与批判》(Communication, Culture & Critique简称CCC)期刊为案例展开讨论,两位作者分别担任该刊主编与副主编。 

 

研究发现

2021-2024年四年任期内,CCC通过多项措施推动编委多元化,成功提升了全球南方学者占比,但全球北方学者仍占绝对多数。该期刊推出的多个聚焦全球南方媒体/文化的特刊中,具有全球南方国籍或所在地的作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刊文,但这类特刊文章的引用率可能低于期刊其他文章。2022年启动的“投稿前指导计划”所收到的稿件,几乎全部来自全球北方高校的学者,该机制可能会强化西方学术范式。CCC的拒稿数据在作者性别、种族和族裔多样性方面均优于其他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社会科学期刊。 

 

实践意义

研究发现的系统性不平等问题,需要期刊机构、出版商及专业协会共同应对。 

 

社会意义

CCC实践效果的复杂性表明,结构性问题根深蒂固,需通过更广泛的协同努力才能够有效解决。 

 

原创性/价值

本研究首次详细披露一本期刊如何通过具体措施实现编委民主化,并推动全球南方学者成果发表的完整路径。 

 

关键词

全球北方/南方不平等、全球南方学术研究、传播研究、期刊编委会

 

Translator:王可萱 Wang Kexuan

Proofreader:方元 Fang Yuan

 

 

 

7. 中国在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政策与投资: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Vincenzo De Masi, 狄沁珂、李思宜、宋雨函

 http://doi.org/10.1515/omgc-2024-004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AI发展方面的战略举措探讨其对学术研究、产业创新和政策制定的影响,旨在了解政府政策和投资如何塑造研究议程并确定这些领域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设计/方法论/方法

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政府文件、资助计划和研究成果的方式考察关键政策、投资计划和学术出版物以追踪中国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出版趋势、引用模式和国际合作网络。

 

研究发现

中国采取积极行动,以政府大力支持和私营企业大量投资为特征,使中国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产出和质量大幅提升。中国机构已成为全球出版物的主要贡献者文献引用率不断提高在国际会议上的参与度也在增加。研究发现了隐私、人工智能伦理和数字鸿沟方面的新兴挑战。

 

实践意义

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行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有关中国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轨迹的见解。在这些快速发展的领域中,需要平衡创新、监管和伦理问题。

 

社会影响

研究强调了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变革社会各个领域的潜力,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娱乐以及社交互动。同时,指出了解决数字公平和人工智能技术伦理部署的重要性,以确保广泛的社会效益。

 

原创性/价值

本研究全面阐释了中国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路径就政府举措、学术研究以及产业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独特见解。它有助于更广泛地讨论这些变革性技术的全球发展及其对未来技术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元宇宙、人工智能、研究政策、学术研究、数字经济、技术创新

 

Translator: 张雯 Zhang Wen

Proofreader: 陆艺宁 Lu Yining